(不严肃讨论)
前排提醒本文的意思是
- 走正规渠道购买药物当然是推荐的,毕竟这保真,说不定还能走医保。
- 走正规渠道获得处方 HRT 过于困难,甚至有点浪费时间,因此不推荐将(说服家人的)希望压在医生给予你 HRT 合法性上
之前和人聊天,她试图去正规渠道开处方HRT(之前没有HRT,但是已经女装生活),主要目的为了给家里人一点安心感,我大概就是一个:啊?走正规渠道啊?
然后第二天果然没有开到,有点白花了几百块钱咨询费,甚至病历上直接写着目前不建议激素治疗。这个结局虽然有点离谱但是也算是在我预料以内,因为据我所猜测中国的正规渠道HRT应该是相当困难的
感想是,非常不严肃地说,很不推荐国内的跨走正规渠道HRT。一个是,其实跨性别这种小众领域,医生还不一定有社群懂 (叠个甲:这句话不是说随便拉一个跨都比医生懂,只是有这种可能,如果你翻了大量学术论文以及自己人体试验。这里这句话意思是不按处方HRT不一定是不安全的。),另一个是,国内反而有某种鼓励私下HRT的潜规则: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跨性别很容易被家暴,被精神控制,相同的,给跨性别开诊断证明的医生也需要背负被癫公癫婆持刀砍上医院的风险(开个玩笑)。但是无论如何,国内现状就是,如果医生给一个家暴的跨开了诊断很可能承担不必要的风险。
同时,实际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很坚定的需要吃药和手术的跨性别。处于跨儿同温层的跨儿们经常会以为身边这群人就是全世界,然而真实世界是有很多边界情况的。有很多人只需要HRT就够了,或者有人间歇性地HRT就足够,或者有的非二元必须使用自己定制的HRT方式才能避免反向gd,或者有人单纯是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吃点药试试
代入医生的角度,尤其对于一个之前没有HRT过的人,假如开处方HRT需要承担多重风险:
- 当事人家长是癫公癫婆,吵上医院非要开处方的人承担责任
- 当事人自己当时很坚定结果几个月后后悔了,发现自己的性功能受到了影响甚至可能本来就不咋样,管你这的那的,带着家里人一起跑到医院来要求医生承担责任
反过来,不给你开处方,不仅免除了上面的所有风险,同时假如患者是一个很坚定的跨性别,完全可以自己非正规渠道买药;反正走非正规渠道的跨多了去了,哪怕家长党也走药商的情况比比皆是,无论是开证还是手术也不管你是正规的非正规的。
因此,可以合理推测,对于比较容易走非正规渠道买到的药物,走正规渠道会非常难。完全不必要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