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少数群体,通常指因性倾向、性别认同/表达、浪漫关系模式等方面遭遇社会歧视、忽视,居于不利情况的群体。与之相反的,则是在这些方面被认为正常、主流、默认,相对来说不会在这些方面遭遇歧视的群体。性少数群体这个称呼被广泛运用,通常情况下被用来以受害者的身份呼吁同情,但也因此面临批评,因为它更像是一种乞求而不是抗争。
性多元群体,是一个更新的称呼,用来摆脱受害者身份,强调自信和赋权。它在本质上强调每个人都是不同的,而不同可以是好事,不同也可以是平等的。但是一些批评认为,它忽视了社会对少数群体的压迫现实,既然社会压迫是存在的,那“少数”的现实、弱势的现实就应该被正视。
目前简中的语言,大多数是使用性少数群体,只有在少数情况下会有人使用性多元群体。
我本人使用性多元群体,因为我认为即便社会压迫是存在的,用乞讨的方式跪求青天大老爷做主也没什么用处,抗争往往是通过暴力或者不合作的方式赢来,那么比起强调边缘、弱势,还不如用有尊严的方式自称。
6 个赞
感觉这两者并不互斥吧,多元不意味着一定不少数,少数也不意味着一定不多元
一方面,使用“多元”来优先强调群体特质本身,而不是优先强调群体困境固然是好的,可以引导人更容易先去了解群体的主观特质,而不是群体的客观困境。
但另一方面,正如上文所说,困境是客观存在的,并不会因为不被大家提及而消失,私也认为通过提及困境来提醒大家不要忘记困境也是很有必要的,否则可能就会容易陷入阿Q式的精神胜利
提及困境也并不意味着一定是摇尾乞怜,也可以仅仅是为了提醒大家不要忘记困境
5 个赞
fae
(fae)
5
性多元是科学和逻辑层面的事实(一定程度上)
性少数是社会意义上的刻板理解?
就像是对disability(障碍)人群的讨论一样。在Ableism的社会中默认有显著体能障碍的人会被当成Disable的人群,因此相较来说算是很少数。但如果算上身体的健康差异以及非躯体的障碍的话(包括精神甚至是文化教育等等的)那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在某种意义上是残疾(比如在欧洲较矮的东亚女性甚至在厕所里够不到镜子)。这个时候将受障碍人群算成特定少数就只是社会刻板的理解了。而非事实描述
3 个赞
hina
(可愛くなれるわけないじゃんムリムリ)
9
少數組合起來是多元 少數分開不一定是多元 多元組合起來還是多元 多元分開不一定是多元 少數組合起來不一定是少數 少數分開還是少數 多元組合起來不一定是少數 多元分開還是少數
這兩個是不同概念 不是可以無腦替換的關係 但是有時候有些對象同意可能同時又這兩種性質?
題主意思可能是 在這兩個詞指向同一個對象的時候 也就是說這個對象有兩種標籤的時候 你會傾向怎麼形容這個對象 或者說你會傾向使用哪一個標籤?
4 个赞